改扩建中的西山大桥。 本报讯(记者文隽永摄影报道)12月22日,一批工人正在都匀剑江河改扩建中的西山大桥项目施工现场紧张有序地作业。据悉,这座大桥将拓宽改建为具有黔南少数民族特色文化的风雨桥,目前正在向社会征集好点子。 都匀城区西山大桥始建于1966年,原桥长113.9米,桥宽8.5米,其中行车道7.5米,人行道0.5米,由于承载负荷重,成为病险桥梁,在征得广大市民同意后,被列为危桥加固改造拓宽项目,并于2015年5月启动该桥拓宽加固工程,决定以此注入黔南少数民族文化特色的风雨桥。 建成后的西山大桥总桥长为112.58米,桥宽31.5米(其中行车道15.5米,左右人行道各8米),桥面由原来的双向两车道增加到双向4车道;大桥风雨桥部分长97.5米,在左右人行道上各建8米宽的风雨桥,桥高10.2米,总建筑面积为2500平方米,桥下6墩5孔,墩台上建有10座塔式桥亭。西山风雨桥架设在靠近市中心剑江河上,既作交通之用,方便市民的通行,也能让市民了解都匀民族建筑文化。风雨桥采用钢筋混凝土筑成,外部刷仿木漆,廊柱、栏杆和挂落等装饰均采用土黄色,瓦面采用灰色小青瓦,屋脊采用白色防水涂料,白色和黑色对比色的搭配。桥上左右两边各5座塔亭,中间一座为双重檐歇山顶形式,左右各2座为单檐歇山顶形式,中间风雨桥及塔亭屋脊均带有屋脊牛角,显布依族、苗族、水族等民族特色。在桥两端牌坊正中央,黑色代表了苗乡神秘和悠远的民族特点。 初步设计理念为,其中一层为交通体系,靠河两侧均设置美人靠,可供路人及游人歇息。二层每个观景平台面积约为80平方米,共10个观景平台,靠河两侧也布置美人靠,可在二楼饮茶观景。桥廊为单檐形式,高8.12米,桥的两旁为镶着的栏杆,好似一条长龙;桥柱之间装饰挂落,样式采用布依族、苗族、水族形式,富有民族特色。廊柱之间连着美人靠,游人坐在美人靠上向远处放眼,只见河道蜿蜒而来,桥的两边,绿林满坡,翠竹簇拥;邻靠西山公园而建,风景优美,绿化率极高,给人以美的视觉享受。 为更好的完善和改进西山风雨桥的设计方案,现特向社会征集好点子,如你还有好的意见和建议,请与市城投公司联系(0854)7011006,电邮1540442027@ qq.com。 |